您好,欢迎访问深圳市源文达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13536251032

ISO13485认证咨询iso 13485: 2016标准的主要变化

发布时间:2021-07-05 10:09:28浏览次数:

  根据现行第三版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,重要的改变是引入生命周期的基调,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、生产、储存、安装、服务和废物处理的各个环节。

  具体变化包括以下方面:

  1.适用范围更加明确

  新版明确说明了产品储存配送、内外供应商服务,甚至相关服务的适用性。例如,设备的操作员;运输服务、消毒服务、安装和维护服务、硬件、软件和备件供应商。

  2.删除的条款更合理

  新版本扩展了不适用条款,允许组织合理删除第6、7或8章中的条款。这一变化迎合了当前的业务运营模式,体现了标准的适用性。

  3.术语和定义更实用

  新版增加并修改了术语。2003版有8个定义。通过对2003版定义的修改和删除,新版增加了14个定义,如风险相关定义、欧盟和美国法规中的相关术语以及无菌产品所需的术语,如临床评价、生命周期、制造商、进口商、经销商、授权代表、性能评价、投诉、上市后监管、风险、风险管理等专业术语。

  4.风险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

  新版明确了风险管理的要求,提到了“风险”和“风险管理”20点,提出了供应商风险的控制,进一步细化了医疗器械风险、反馈机制、投诉处理和数据分析,上市后的风险监控体系更具可操作性。

  5.条款的变更更加合规

  新版中提到的“规定”多达60条,“监管要求”多达37条,强调满足监管要求,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很多监管要求是协调兼容的,比如美国FDA  QSR820、日本JPAL  MO169、巴西GMP、欧盟F法规的MDR、IVDR、加拿大、澳洲、中国,满足更广泛的协调合规要求。例如,引入新的可用性和软件应用需求;设计过程控制细化。阐明变更控制要求;加强供应商控制要求;明确UDI的要求和目标;增加反馈和投诉处理的要求。

  从目前的内容变化来看,主要满足了北美、欧盟、日本部分国家的要求,也兼顾了亚洲国家医疗器械管理的现实要求。总的来说比2003版更严格更具体。通过新标准的变化,企业需要重视配套标准的应用。